首页 > 税收之窗

邛崃地税加强偷漏税打击力度查补税款380余万元

来源: 成都市地税局网站 
    在邛崃市西南近郊的卧龙镇318国道两侧,水井坊、金六福、诗仙太白等国内外知名白酒品牌在此落户。这是成都邛崃市基于地方特色经济白酒生产业发展,专门规划建设的“世界名酒文化走廊”,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在绵延数公里的国道线两侧,一些白酒企业厂房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中,邛崃地税局稽查人员经常会到此巡查,如发现有些企业的施工现场与众不同,便迅速组织力量开展重点检查。经过3个多月的实地走访、查看比对,对发现问题的企业开展账目检查,到7月份,共查出4户企业利用挂靠建筑公司自行组织建设施工的方式,且将已完工投入使用的厂房项目长期放在“在建工程”项目,逃避缴纳建安、房产相关税收,7000余万元工程涉嫌偷漏税,共查补税款380余万元。

    细心比较 发现企业异常

    税务部门的人都知道干稽查的有双“火眼金睛”,任何企图通过移形换影来蒙蔽税务部门偷漏税款的行为经过这双眼睛查看,必定原形毕露无处逃遁。今年3月,在酒业工业园区一次实地巡查中,邛崃市地税稽查人员发现,与附近正在同时施工的大多数工地相比,有几户企业的施工现场建设材料采购、施工流程不规范,施工人员明显不专业。在工地入口显眼位置处,却都公示了施工单位的名称和简介,而且都是具备合格资质和良好口碑的建筑公司。

    这有可能是自行组织施工。稽查人员迅速向园区管理税务所调取了这几户企业的纳税记录,但几户企业都有明确的纳税记录,并无偷逃税的迹象。会不会是建筑公司方面的问题,他们转换了一下思路,随后组织人力向建筑公司了解情况。几家建筑公司都拿出了相关企业项目的正式施工合同,出人意料的是,在项目施工的目前进展、工程款项支付、原材料供应等细节问题上,几家建筑公司的项目负责人都无法确切回答。这基本证实了他们的猜想,个别企业正在自行组织施工,节省相关费用,同时逃避缴税。

    坚持追查 发现管理“真空”

    发现了问题所在,稽查人员迅速组织力量,专门就园区企业建设项目建安税纳税情况进行实地走访检查,重点放在已发现建筑工地异常的几户企业,在掌握确切证据的情况下,对企业开展账目检查。

    3月—7月,在检查的10户企业中,有4户企业的账目出现了问题。稽查局工作人员发现,部分已完工的建设项目仍摆在“在建工程”科目,金额巨大。通过实地查看,这些项目已于2012年先后投入企业的正常生产,但都未开具建筑业发票。稽查局工作人员随即与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取得联系,就发现的问题展开调查询问,并结合实地走访,摸清问题发生的来龙去脉。

    经查,这4户企业要建设自用厂房,为节约工程材料、施工费用,就采取了瞒天过海的办法,付给建筑公司一定的挂靠费用,双方签订正式施工合同,在建筑工地上公示建筑公司的名称和简介,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但项目建设从材料采购到组织施工人员,从厂房设计到建筑施工,全部由企业自行组织实施。

    由于企业与建筑公司之间没有实际产生的工程款项支付,建筑公司没有产生相关税收。企业本身没有资格组织建筑施工,因此也无法代开建筑业发票,其施工又是自行组织的,致使管理税务所无法掌握其建筑动态,从而形成管理上的“真空”,导致项目建筑税收流失。

    企业相关人员认为税务部门的检查就是例行公事地走走看看,形式而已,不会深入细致地追查细节,于是就自认为高明地用了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应付过检查逃避了缴税,又节省了材料和施工费用,却不料最终未能逃过稽查部门的“火眼金睛”。

    查补税款 堵塞征管漏洞

    经过检查账目、实地勘查,涉及的4户企业自建厂房共计6.5万平方米,涉案工程款项高达7000万元。经查,4户企业共查补建安等税379.29万元。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邛崃市地税局采取五项措施,预防再次出现这种情况,弥补管理上的“真空”。

    一、管理税务所加强实地巡查,对目前正在建设的项目加强信息采集和更新,准确掌握项目的开工、竣工日期,一旦厂房建设竣工投入使用,立即将其纳入房产税征管。

    二、要求处在征收一线的税收管理员在税收检查过程中注意发现细节,对发现的异常现象要及时摸清情况,必要时对可疑项目进行账目检查。

    三、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提高一线征管人员的业务水平,特别注重提高在会计科目“在建工程”中发现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四、加强税收政策宣传,提升纳税人的税法知晓度和纳税遵从度。

    五、加强税务稽查检查,对发现的偷漏税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维护税法尊严。


阅读次数:369

税收法规

更多 >>

税务实务

更多 >>

财税新闻

更多 >>